“五一”國際勞動節期間,蘇墾農發各條戰線干部職工以“保供、穩鏈、服務”為己任,在種子研發、糧食加工、市場開拓、農資服務等領域掀起生產熱潮。從育種田間的科研攻堅到機器轟鳴的加工車間,從車水馬龍的銷售網點到星夜兼程的物流專線,一幅幅“堅守崗位保供給、奮戰一線護糧安”的奮斗畫卷徐徐展開。
一、種業先行:科技賦能春耕圖景
大華種業以“保供市場、服務春耕”為主線,在徐州、射陽、淮安等基地打響“五一保供戰”。田間地頭,育種研究院科研團隊爭分奪秒開展小麥新品種數據采集,對“華麥11”“揚麥39”等品種的株高、穗型等關鍵指標進行精準測量,為選育抗病高產品種積累核心數據。
市場一線,徐州大華在沛縣胡寨、河口等鄉鎮推出“五一歡樂購”促銷活動,通過“農技問答+購種贈禮”模式,吸引了眾多農戶前來咨詢購買;射陽分公司創新“尋味‘稻’香”品鑒體驗,現場烹煮“香緣99”“南粳軟玉16”米飯,吸引超百名農戶,單日售出稻種6000余斤,熱銷品種多次補貨,5天累計服務周邊5個鄉鎮集市;白馬湖分公司全員堅守加工線,24小時響應發貨需求,保障春播種子“隨到隨運”。
二、糧倉守護:全鏈協同保供穩市
蘇墾米業以“三線作戰”姿態筑牢糧食安全防線。生產端,加工車間開足馬力,生產線各司其職、協同配合,五月一日前后累計加工大米4300噸;市場端,五大銷售中心與電商平臺聯動出擊:南京團隊走進江蘇移動開展“現磨米品鑒”,浙江、上海團隊聯合聯華、蘇果等商超推出爆款促銷,蘇北“蘇米滋”鍋巴組合單渠道銷量突破1000袋,電商“蘇墾尚膳”門店假期不打烊,協同發力促營銷;儲備端,提前騰挪倉容,檢修烘干線,積極騰倉擴容,為新糧入庫做好充分準備,筑牢“三夏”糧食收儲硬件基礎。
蘇州蘇墾備戰“三夏”如火如荼。基地上智能化育秧流水線上工人堅守崗位,用實際行動加快育秧進度、提高出芽品質。生產線上24小時輪班,以“糧安天下”的責任擔當,保障每一粒大米的品質安全,讓“蘇墾15度鮮”“吳韻蘇香”等產品成為更多家庭的餐桌首選。
蘇墾麥芽雙線推進“保供應”與“備收購”。面對啤酒消費旺季需求,采銷部聯動海關優化大麥調運,生產、技術部門科學制定生產計劃,倉儲部門優化裝貨類型品種,保持每天發貨不斷檔,確保產品及時、穩定供應,假期日均發貨麥芽800噸。同步啟動夏糧收購備戰,完成3萬噸倉容騰退、設備檢修及防潮處理,工務團隊對地磅、輸送帶等關鍵設備校準調試,確保夏糧“顆粒歸倉”。
金太陽糧油走進社區推廣宣傳“葵王”食用油,居民駐足詢問,工作人員手持油瓶,將“非轉基因”“物理壓榨”等關鍵詞化作家常話語,引起了圍觀人群的關注。
三、服務提效:農機農技雙擎驅動
蘇墾農服聚焦“三夏”生產需求,以“搶前抓早、精準施策”為原則,構建起覆蓋全鏈條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網絡,優化農資采購、運輸、銷售全鏈條協同體系,發揮江蘇省18個火車站臺、10個港口碼頭、59個倉儲庫點優勢,實現就近發貨,送貨上門,確保農資物流配載和貨源銜接,農資供應及時、穩定、高效。
通過多元營銷策略提升服務覆蓋面,多家分公司利用“三夏”節點開展田間觀摩會、產品推介會等活動,邀請種植大戶觀摩示范田,學習高產管理技術;技術服務團隊開展“拉網式”田間巡查,技術員嚴格按照“蘇墾全農”服務標準進行踏田,有效防治小麥病害,展示“種田人守護”形象。
五一假期接近尾聲,但蘇墾農發奮進的腳步從未停歇。隨著“三夏”生產大幕拉開,公司將繼續以“國家隊”的擔當,在育種創新、市場保供、服務升級中持續發力,為端牢中國飯碗貢獻更大力量!